民间医献出的秘方——皮肤病血毒丸,方子无奇,效果惊人
图片
今年夏秋季节因为雨水多,导致许多人出现湿疹等常见的皮肤病。刚放暑假时,我儿子去军训,因为出汗太多,出现了湿疹。前不久,我岳母在老家也出现了皮肤湿疹。我都给他们用上了皮肤病血毒丸,效果很好,两人都只吃两顿,湿疹就基本痊愈。
图片
图片
这张方子非常复杂,由39味中药组成:茜草30g、桃仁30g、荆芥穗(炭)30g、蛇蜕(酒炙)15g、赤芍30g、当归30g、白茅根60g、地肤子30g、苍耳子(炒)30g、地黄30g、连翘30g、金银花30g、苦地丁30g、土茯苓30、黄柏30g、皂角刺30g、桔梗30g、益母草30g、苦杏仁(去皮炒)30g、防风15g、赤茯苓60g、白芍30g、蝉蜕15g、牛蒡子(炒)30g、牡丹皮30g、白鲜皮30g、熟地黄30g、大黄(酒炒)30g、忍冬藤30g、紫草15g、土贝母30g、川芎(酒炙)15g、甘草30g、白芷15g、天葵子30g、紫荆皮15g、鸡血藤30g、浮萍15g、红花15g。
据说这张方子刚被公布出来时,很多人觉得这张方子很普通,也有些中医师批评这张方子组方太复杂,认为组建此方的人不懂中医的大有人在,但是该方的临床疗效很快就令大家哑口无言了。
此方的主要功效为清血解毒,消肿止痒,可用于经络不和,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、湿疹、皮肤刺痒、雀斑粉刺、面赤鼻齄、疮疡肿毒、脚气疥癣、头目眩晕、大便燥结、小便短赤等。
图片
方中药味具体分析
茜草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肝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凉血活血,祛瘀,通经。用于吐血、衄血、崩漏下血、外伤出血、经闭瘀阻、关节痹痛、跌扑肿痛。凉血止血,活血祛瘀:本品止血而不留瘀,用于热证出血、经闭腹痛、跌打损伤。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。
桃仁
【性味】苦甘,平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破血行瘀,润燥滑肠。治经闭,症瘕,热病蓄血,风痹,疟疾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,血燥便秘。
荆芥
【性味】辛,微温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肝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解表散风,透疹。用于感冒,头痛,麻疹,风疹,疮疡初起。炒炭治便血,崩漏,产后血晕。
蛇蜕
【性味】甘咸,平,有毒。
【归经】①《本草经疏》:"入肝。"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,定惊,退翳,消肿,杀虫。治小儿惊痫,喉风口疮,木舌重舌,目翳内障,疔疮,痈肿,瘰疬,腮腺炎,痔漏,疥癣。
赤芍
【性味】苦,微寒。
【归经】归肝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症瘕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
当归
【性味】甘辛,温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补血和血,调经止痛,润燥滑肠。治月经不调,经闭腹痛,症瘕结聚,崩漏;血虚头痛,眩晕,痿痹;肠燥便难,赤痢后重;痈疽疮窃,跌扑损伤。
白茅根
【性味】甘,寒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胃、膀胱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凉血止血,清热利尿。用于血热吐血,衄血,尿血,热病烦渴,黄疸,水肿,热淋涩痛;急性肾炎水肿。
地肤子
【性味】辛、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,祛风止痒。用于小便涩痛,阴痒带下,风疹,湿疹,皮肤瘙痒。
苍耳子
【性味】辛、苦,温;有毒。
【归经】归肺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苍耳子:散风除湿,通鼻窍。用于风寒头痛,鼻渊流涕,风疹瘙痒,湿痹拘挛。
生地黄
【性味】鲜地黄:甘、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鲜地黄: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发斑发疹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。
生地黄:清热凉血,养阴,生津。用于热病舌绛烦渴,阴虚内热,骨蒸劳热,内热消渴,吐血,衄血,发斑发疹。
连翘
【性味】苦,凉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胆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解毒,散结,消肿。治温热,丹毒,斑疹,痈疡肿毒,瘰疬,小便淋闭。
金银花
【性味】甘,寒。
【归经】入肺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解毒。治温病发热,热毒血痢,痈疡,肿毒,瘰疬,痔漏。
提示:文中处方,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